
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 6月9日早晨,学校有组织全校学生,深入开展“防拐骗”安全主题教育。
活动由少先队辅导员唐老师组织。唐老师结合南方电视台的报道,和同学们分析了“骗子们”常用的三种手段,即
“权威诱惑法”:拐骗者能叫出小孩的名字,然后告诉孩子说,受爸爸或妈妈委托,前来带孩子回家,甚至说得到了老师的同意;
“物资利诱法”:用食品、礼品等诱惑小朋友,如“小朋友,我这里有很多好吃的糖果和好玩的玩具、ipad”等,谁想吃想玩就跟我来;“帮忙带路法”:利用孩子的善良、乐于助人的心态引诱孩子。
根据骗子的常用手段,唐老师给同学们总结出五不要:
1.外出玩耍不要离开父母视线;2.不要到偏僻的地方玩耍;3.不要接纳陌生人的食品、礼物;4.不要给陌生人带路;5.不要上陌生人的车;6.不要一个人独自上下学,最好有父母接送。
还给同学们提出如果遇到陌生人尾随跟踪,甚至对其进行拉扯时自救方法:1.往人多的地方跑;2.大声呼救;3.往治安岗亭或者单位的保安室跑;4.如果陌生人对其进行拉扯,可咬对方手臂,借机及时挣脱。
通过这次防拐骗安全教育活动,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防拐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,为学生的安全进一步加了一层“防护锁”(图/袁肖娟 文/唐必泉)


